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,「社群」是推动市场热潮、共识及趋势形成的重要力量。
无论是 X(前身为推特 Twitter)、Telegram 群组、Discord 社群,这些平台不单单只是聊天交流的地方,更是资讯流与市场情绪的集散地。
想要真正的理解币圈,学会这些在社群里经常出现的术语是必备的技能之一。
#1 HODL(Hold On for Dear Life)
「HODL」是由「hold」的错字演变而来,意味著无论市场波动多剧烈,都想要坚定地持有资产。
HODL 起源自 2013 年 Bitcoin Talk 论坛一篇名为「I AM HODLING」的文章,后来成为币圈信仰的象征。全称为「Hold On for Dear Life」,中文可理解为「为了你的人生,紧紧抱著不卖这个资产吧!」
#2 FOMO(Fear of Missing Out)
FOMO 指得是害怕错过潜在收益,而在情绪推动下冲动进场。常见于某个币种价格暴涨时,例如迷因币 PEPE 的热潮来临时,人们会喊说「Don’t FOMO」,也就是劝诫投资者,不要因为当下价格暴涨而贸然进场。
当然,也有人用「I’m having FOMO」来自嘲。
#3 FUD(Fear, Uncertainty, Doubt)
指市场中蔓延的恐惧、不确定性、怀疑等负面情绪。常见于当前市场处于下行趋势,可能是由特定的负面新闻、监管政策、名人发言,引爆社群的恐慌情绪。
不过 FUD 常见的用法,更会用「动词」的方式来阐述。比如「这个项目正在被 FUD」,意思反而是「这个项目正在被散播恐慌的情绪」,更像是在为当前的状况平反。
如果想了解当前市场的情绪,可以透过〈加密货币恐惧与贪婪指数 3 大关键一次看〉这篇文章来了解参考指标。
#4 DYOR(Do Your Own Research)
DYOR 的直译是「自己要做好研究」,也就是无论谁推荐、介绍了什么代币给我们,都应该在投入前自己查证,并检视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资策略。
然而,DYOR 常见于坊间投资老师、KOL 或社群成员的「免责声明」,即使他们今天再推崇某个币种,并呼吁大家去购买,似乎只要最后加一句「DYOR」,就可以免责一般。
「如果最后你因为我说的话赔了,那你只能怪自己没做功课。」
#5 NFA(Not Financial Advice)
NFA 与 DYOR 相当类似,意思是「不提供投资建议」,同样是币圈常见的免责声明。
与 DYOR 不同的是,NFA 仅用于免责声明,DYOR 有时候是更加正面的意涵,呼吁大家真的要做好研究再投资。
#6 LFG(Let’s Fxxking Go)
LFG 的意思如同字面上「Let’s Fxxking Go」地直白,当币价上涨、甚至破新高时,社群会大量刷「LFG」,代表大家对项目或资产充满信心。
不过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吗?当看到「LFG」时,切记此时不要「FOMO」。
#7 GM / GN
GM(Good Morning)是加密货币社群里,每天早上跟社群打招呼的仪式;GN(Good Night),就是晚上要去睡觉前的问候。
这两个词语常见于推特和 Discord,无特别意涵。
#8 WAGMI& NGMI
WAGMI,全文为「We’re All Gonna Make It」,是一种正向的精神口号,代表著「我们一定能成功!」。
NGMI,全文为「Not Gonna Make It」,反而是一种唱衰的说法,通常在说某个项目或某种投资操作「不会成功的啦」。
#9 Degen(Degenerate)
Degen 是指极端高风险的币圈投资者,通常用来嘲讽他人或自嘲,通常具有强大的链上生态操作能力。
然而,Degen 的定义每个人并不相同。有些人认为不断投资新兴小市值迷因币的是「Degen」;有些人则认为投入新兴小市值项目赚取高额 APY 是「Degen」等等。
#10 OG(Old Gun)
OG 的意思就是「老币圈人」,如早在 2016、2017 年就进场投资,通常对于加密货币市场有著更高的敏锐度,以及能够调适心态面对币价波动的深厚经验。
#11 韭菜/割韭菜
起初源自于中国论坛,意旨持有较多筹码(股票/资金/加密货币)的大户,甚至是项目方本身,透过某些方式吸引散户不断进场。最后,自己倒货出场,散户血本无归、割韭菜的人却赚得盆满钵满。
#12 巨鲸(Whale)
代表著资金雄厚的大户,其动向对特定的加密货币项目币价有著显著影响。
因此,币圈市场有著「追踪巨鲸/大户钱包」的进阶操作。透过观察他们近期买入哪些币种,进而推估下一个巨鲸可能看好的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