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密货币术语:「链上生态」进阶用语

#1 Coin(原生代币)

Coin(原生代币)是由一条「区块链」本身所直接发行,专门用于维持该区块链正常运作的通货,例如比特币(比特币区块链)、以太币(以太坊区块链)等。

通常用来支付主网上的交易手续费(Gas Fee),也可作为矿工/节点的验证奖励。Coin 的价格往往与其所属区块链,有高度的绑定关系,是整条区块链运行的重要基石。

#2 Token(通证)

Token 中文常被称作「代币」,但若讲究一点,「通证」会是更精准的翻译。

Token 是建立在某条区块链(如以太坊)之上的应用资产,通证是个功能更广泛的概念,除了转帐,还可以参与委托(delegate)、投票(vote)、治理决策等社群活动,代表社群价值、治理权或使用权益。

比如 DeFi 平台 Uniswap 发行的加密货币称为 UNI(是一种代币);预言机项目 Chainlink 发行的加密货币,则称为 LINK(也是一种代币)。

值得一提的是,Token 与 Coin 在社群时常被混用,两者皆可指代「各种加密货币」。

#3 流动性挖矿(Liquidity Mining)

流动性挖矿是 DeFi 里面,较为进阶的操作。

当我们需要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交易币种时,为提高交易效率(不用排队等人来跟你交易),我们会透过「流动性池(Pool)」来存放待交易的币种(比如 A 与 B),用户仅需要提供 A,池子就会交易给他 B;用户提供 B,池子就会交易给他 A。

此时,愿意提供 A、B 代币进入流动性池的人,就能获得收益,这个称为「流动性挖矿」。而提供流动性的人,则称为流动性提供者(LP)。

#4 代币激励(Token Incentive)

代币激励指的是,加密货币项目方设计了一套「奖励」规则,鼓励用户参与他们的项目,在完成指定任务后,即可获得代币报酬。常见的代币激励方式包括:质押、交易特定的加密货币、买卖 NFT 等。

#5 代币经济学

代币经济学是一个加密货币项目,透过「控制代币的供需」,来维持币价与整体生态稳定的机制,其中包含了代币激励、挖矿机制、代币解锁、发行量、代币应用价值等。

简单说,当供不应求时币价会上涨,反之则下跌,而代币经济学的核心目的,就是确保项目能够可持续发展,而不只是炒作。

#6 空投(Airdrop)

空投是指项目方,在特定的条件之下,将加密货币免费分送给特定钱包持有者,以推广他们的项目。

与「代币激励」不同,「空投」活动通常不会事先公布,「具体」得到奖励的条件/门槛、会送出多少空投。这使得项目方通常只会暗示「未来会有空投活动」,鼓励用户多多参与链上生态,比如测试钱包、测试质押等行为。

空投活动是币圈少有的「低本暴利」机会,但由于其通常只发生在早期项目上,且不是每个项目都会空投,参与者可能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搜寻相关项目、参与,而不一定会获得报酬。

#7 APY(年化收益率)

APY 年化收益率英文是「Annual Percentage Yield」,是指一年内资产可获得的实际回报率。如果你将加密货币存入 DeFi 平台、中心化交易所赚取利息,平台会透过 APY 显示「利滚利」的年化回报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大多数项目的 APY 会随著市场流动性变化,并非保证的固定利率。

#8 AMM(自动做市商)

AMM 自动做市商是 DeFi 项目所创造,一种无需订单簿的去中心化交易机制,由智能合约根据公式自动撮合买卖。

其他相关的名词像是「无偿损失(Impermanent Loss)」、滑价等内容,由于涉及到进阶 DeFi 操作,在此处不展开讨论。

#9 TVL(Total Value Locked,总锁仓价值)

TVL 是指锁定在某个 DeFi 协议或平台中的资产总价值,通常用来衡量加密货币项目、特定区块链的用户资金规模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